十大民生热词发布 2017年网友最关心民生热词
2017十大民生热词发布老幼受关注 安居成焦点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百度搜索共同发布2017民生热词榜,盘点了2017年网友最关心的民生热词。在榜单上,校园安全、共享单车、众创空间位列前3名;限购令、抗污治霾、户籍新政等话题也备受关注。
一、校园安全。随着各类虐童事件的出现,校园安全问题在今年广受社会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共享单车。今年,共享单车这一名词迅速蹿红,一夜之间,各种颜色的单车遍布大街小巷,因其使用方便、低碳环保、有锻炼身体的功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众创空间。在政策带动下,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应运而生。
四、社区居家养老。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机构也难以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
五、两孩。自去年初两孩政策开始全面实施以来,关于两孩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六、限购令。为了抑制中小城市房价过快增长,2017年3月份以来,河北涿州、保定,海南三亚等地纷纷启动限购或提升首付比例。
七、抗污治霾。都说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如水、空气。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渴望日益增强。
八、共有产权房。所谓共有产权房,就是政府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资把房产买下来,共享房屋产权。其出现,让很多人不再“望房兴叹”。
百度热搜榜出炉 2017百度热搜榜盘点
百度热搜榜出炉
战狼2、国产航母下水、雄安新区设立……这些是属于国人2017年的集体记忆;保温杯一族PK脱发90后,特定人群焦虑成年度词;iPhone X成群众围观第一,无人车上五环上榜……12月18日,百度发布了2017年度国人搜索榜单,成为解读2017年中国网民“社会集体记忆”和“线上生活”的最佳窗口。
记者在完整榜单上看到,这份国人搜索榜单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内国际时政,从娱乐、文化,到经济、科技,关注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年的百度沸点国人搜索榜单开设了年度热搜榜、年度文娱榜、年度现象榜三大榜单,细分国内、国际、科技、娱乐、人物等18个领域的子榜单,共180个热门话题。目前分列18个领域子榜单首位的分别是:一带一路论坛开幕、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freestyle、AlphaGo对战柯洁、鹿晗、周有光、战狼2、人民的名义、王俊凯、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冯提莫、王者荣耀、红黄蓝、iPhone X发布、西汉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国产客机C919、脱发90后、滑稽表情。即日起,用手机百度或PC端百度搜索“2017百度沸点”即可查看榜单全部内容。
中国骄傲、人工智能最受国人关注从今年榜单话题的整体分布来看,热度最高的话题可集中概括为“中国骄傲”、“人工智能”、“特定人群时代焦虑”和“创意化社交”四大类。其中,“中国骄傲”主要表现为对国产客机C919等“国之重器”的关注,对首列智轨列车上路等“中国创新力量”的支持;“人工智能”关心AlphaGo对战柯洁、首列智轨列车上路、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脱发90后、保温杯一族、油腻中年人等新词则体现了“特定人群时代焦虑”;滑稽表情、冯提莫和freestyle等话题的走红,则体现了“创意化社交”的网络流行新风向。百度方面介绍说,这份榜单是以今年超过95%的中国网民日均数十亿次搜索数据为依托,不设专家评委,不进行线上投票,完全根据当年百度搜索关键词检索数据统计而来。这份海量搜索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以最真实、客观的数据,绘制出中国社会的注意力图谱,展现了中国网民“线上生活”的全貌。
网约车最新动态:网约车进入精细时代 京沪细则悄然落地
北京、上海是网约车改革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城市,网约车细则正在这些地方悄然落地。
近日,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表示,将逐步停止对北京地区内非京牌车辆派单,三环内已经停派,北京其他地区逐步推进,未来北京六环内均不向外牌车派单了。虽然该措施只针对平台的专车和快车业务,顺风车等业务不受影响,但是考虑到顺风车每天只能2单的封顶设置,即使放过顺风车对北京出行市场影响也不大。
和对网约车新政设有过渡期的北京相比,没有过渡期的上海早已落地新政。记者从滴滴出行了解到,今年1月起,滴滴出行就已经停止向外牌车派送上海地区订单。
此前有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在北京每天呼叫量有百万单的规模,与之相对的是系统内拥有超过100万的注册司机和20万的活跃司机。网约车新政的落地,是否会客观上加剧打车难?
参考网约车细则已经落地的上海,一些趋势已经开始显露。
记者在上海采访发现,新政实施后,滴滴出行平台的快车供应量明显下降。记者工作日非高峰时段,在上海市徐家汇附近叫车,滴滴出行显示附近几乎没有“快车”。
习惯叫车接送小孩上学的上海市民张先生也告诉记者,随着新政落地,现在感觉叫网约车比以前难了,有时候即使加价也很难叫到车。
综合分析看,随着网约车供给量的减少、网约车补贴的逐渐取消,网约车的打车难度确实比以前有所增加。
也有市民向记者表示,实际体验中,近日上海出租车的扬招成功率比以往有所上升。记者在上海徐汇区、松江区等地采访体验发现,非高峰时间,即使不用叫车软件,记者也可以在5分钟内扬招到出租车。路过的出租车中,显示“电调”的车辆并不多。
鄂东网为大家介绍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具体如下:
一年一度的两会全国关注,世界瞩目。在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受权独家发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7年两会热点研判”报告,议题涉及经济、农业、国企、财税、金融、法治、环保、教育、医疗、对外开放等20个领域,系统梳理近两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脉络、政策亮点和舆论焦点,研判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广大读者读懂两会提供一份重点议题清单。
1.脱贫攻坚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等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我国将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哪些措施可以成为农民脱贫的好帮手,政府会为贫困村民提供哪些支持,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2.经济增速
2015年至2016年,权威人士三次解读中国经济,舆论高度关注。2016年,中国经济以6.7%的增速重返全球第一宝座,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应更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并未提及2017年GDP增速,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决策层淡化经济增长速度、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表现。两会期间,各界解读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预测2017年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等话题或将成为关注重点。
【2017全国两会】20大热点前瞻:你最关心什么?
一年一度的两会全国关注,世界瞩目。在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受权独家发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7年两会热点研判”报告,议题涉及经济、农业、国企、财税、金融、法治、环保、教育、医疗、对外开放等20个领域,系统梳理近两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脉络、政策亮点和舆论焦点,研判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广大读者读懂两会提供一份重点议题清单。
1。脱贫攻坚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等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我国将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哪些措施可以成为农民脱贫的好帮手,政府会为贫困村民提供哪些支持,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2。经济增速
2015年至2016年,权威人士三次解读中国经济,舆论高度关注。2016年,中国经济以6。7%的增速重返全球第一宝座,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应更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并未提及2017年GDP增速,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决策层淡化经济增长速度、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表现。两会期间,各界解读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预测2017年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等话题或将成为关注重点。
【2017全国两会】20大热点前瞻:你最关心什么?
一年一度的两会全国关注,世界瞩目。在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受权独家发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7年两会热点研判”报告,议题涉及经济、农业、国企、财税、金融、法治、环保、教育、医疗、对外开放等20个领域,系统梳理近两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脉络、政策亮点和舆论焦点,研判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广大读者读懂两会提供一份重点议题清单。
1.脱贫攻坚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等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我国将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哪些措施可以成为农民脱贫的好帮手,政府会为贫困村民提供哪些支持,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2.经济增速
2015年至2016年,权威人士三次解读中国经济,舆论高度关注。2016年,中国经济以6.7%的增速重返全球第一宝座,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应更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并未提及2017年GDP增速,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决策层淡化经济增长速度、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表现。两会期间,各界解读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预测2017年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等话题或将成为关注重点。
乔任梁去世一周年女童被拐走身亡IS伦敦恐袭负责孕妇出租车上生娃周亚宁火箭军司令北京磁悬浮试运行美要求中俄对朝施压潘长江女儿近照曝光李晨求婚范冰冰成功渔民捕获一吨重巨鱼TFBOYS宣布各自单飞黄兴国出事370天后史上最牛送女儿上大学金正恩谈15日发射导弹共享单车新政出台周星驰旧照曝光油价迎第7次上调十岁女童考上大专B站请道士作法微信隐私保护指引乔任梁去世一周年 | 女童被拐走身亡 | IS伦敦恐袭负责 | 孕妇出租车上生娃 | 周亚宁火箭军司令 | 北京磁悬浮试运行 | 美要求中俄对朝施压 | 潘长江女儿近照曝光 | 李晨求婚范冰冰成功 | 渔民捕获一吨重巨鱼 | TFBOYS宣布各自单飞 | 黄兴国出事370天后 | 史上最牛送女儿上大学 | 金正恩谈15日发射导弹 | 共享单车新政出台 | 周星驰旧照曝光 | 油价迎第7次上调 | 十岁女童考上大专 | B站请道士作法 | 微信隐私保护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