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中国最大淡水湖变身\"大草原\"


鄱阳湖庐山市区域湖水干涸形成的大草原(11月2日摄)。

继2016年9月19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大关,较历史同期提前54天进入低水位期后,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11月3日8时,星子站水位跌至10.6米,通江水体面积924平方公里,不足丰水时期的八分之一,鄱阳湖正变成“大草原”。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图片


鄂东网 | 2016-11-04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全国最长湖中石桥再现真容


10月21日,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近日已退出警戒水位9.24米。随着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底一座总长2930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露出水面。古石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距今380余年,古石桥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总长2930米,桥面宽0.8米左右,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也叫“千孔桥”。明崇祯四年(1631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头倡议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千眼桥曾经是江西都昌县通往星子、庐山、九江的必经之路。属于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魏东升 摄

鄂东网 | 2016-10-22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鄱阳湖赣江水位持续走低 江西发布枯水黄色预警

中新网南昌9月21日电 21日,江西省水文局发布枯水黄色预警,提示各地做好抗旱部署。目前,江西最大河流赣江水位持续走低,部分河段低于旱警水位。本月19日,位于该省境内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低水位,较历史同期提前54天。

江西由涝转旱 赣江水位持续走低

中新网记者21日从水文部门了解到,受上游来水偏少等因素影响,赣江樟树至丰城段水位已低于旱警水位,或影响流域城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用水。

在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后,7月下旬以来,江西局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由涝转旱。本月上旬,干旱导致该省近200万亩农作物受灾。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严重“缩水”

与此同时,江西境内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量不断补给长江,严重“缩水”。9月21日10时,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降至11.47米,远低于多年平均水位。

江西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预计,9月29日前后,星子站水位将降至10米以下枯水位;10月中旬,会低于8米极枯水位。

首批冬候鸟已抵达湖区 或受影响

作为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在鄱阳湖区越冬。目前,豆雁、反嘴鹬等首批冬候鸟已抵达湖区,大批的越冬候鸟正在南迁的路途中。

水文专家认为,提前到来的鄱阳湖枯水季,势必将对湖区民生、经济与生态带来严重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应研究对策,及早采取措施有效应对。

鄂东网 | 2016-09-21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世界第一高桥通车 北盘江大桥现在是世界第一高桥

【世界第一高桥通车 北盘江大桥现在是世界第一高桥】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通车,桥面至江面高差达565米


据新华网消息,12月29日,由贵州、云南两省合作共建的世界第一高桥——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


从高空看,大桥像是一张薄薄的纸片。

鄂东网 | 2016-12-30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 变身“大草原”(图)


牛群在鄱阳湖庐山市区域的“大草原”里吃草(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牛群在鄱阳湖庐山市区域的“大草原”里吃草(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一艘大船搁浅在鄱阳湖庐山市区域(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一艘大船搁浅在鄱阳湖庐山市区域。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继今年9月19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大关,较历史同期提前54天进入低水位期后,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3日8时,星子站水位跌至10.6米,通江水体面积924平方公里,不足丰水时期的八分之一,鄱阳湖正变成“大草原”。

鄂东网 | 2016-11-03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直击低水位下的我国最大淡水湖 :鄱阳湖变身“大草原”


牛群在鄱阳湖庐山市区域的“大草原”里吃草(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新华社南昌11月3日电(记者 吴锺昊)继今年9月19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大关,较历史同期提前54天进入低水位期后,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3日8时,星子站水位跌至10.6米,通江水体面积924平方公里,不足丰水时期的八分之一,鄱阳湖正变成“大草原”。

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露出水面的鄱阳湖草洲上,游客行走在昔日的湖底,蹲在紫红色的蓼子花丛中,恰如身处“大草原”中。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水天一色的打鱼常在与都昌县相邻的庐山市,古代遗留的落星墩也完全露出了水面。这个建有宝塔和小阁楼的湖心小石岛曾被用作航标和灯塔,如今被当做判断鄱阳湖涨跌的天然标尺。记者看到,落星墩周围的草洲变成了牧场,其一侧狭窄的主航道上,只有数量不多的几艘运输船在航行。

今年并非鄱阳湖首次遭遇枯水期提前。江西省水文局对水文历史记录统计分析显示,自1952年至今,鄱阳湖枯水时间不断提前,枯水期延长、加剧。“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提前到来的低水位让我国最大淡水湖呈现出别样的壮美风光,但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却让世代生活在此的渔民深有感触。

“鱼越来越少,现在用丝网也打不到几条了。”57岁的庐山市蓼池村渔民张冬滚告诉记者,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是鄱阳湖禁渔期,他们响应国家政策不下湖捕鱼,如果年景好,鄱阳湖水退得慢,禁渔期结束后能赶在枯水期来前打4个多月的鱼。但今年9月底水就退了,他们因此少打了2个月鱼。

鄂东网 | 2016-11-03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我国最大淡水湖“喊渴” 最大沙漠淡水湖缩水7成


枯水期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近2个月进入低水位期,变成“大草原”。记者走访湖区发现,鄱阳湖部分湿地草滩已经出现沙化,候鸟延迟到达,湖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无独有偶,“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湖近日被报道有可能要干涸!

鄱阳湖提前“喊渴”

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今年9月19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大关。9月28日9时15分,星子站水位跌破10米枯水线。预计10月中旬,星子站水位将接近8米的极枯水位。“目前鄱阳湖水域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不及丰水期的1/3,过去鄱阳湖低水位期一般发生在冬季,今年提前了近两个月。”江西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介绍。

提前到来的低水位期,以及随后出现的枯水期对湖区生态、生产、生活带来明显影响。

在鄱阳湖都昌印山附近水域,黄褐色的河床大面积干涸裸露,大量渔船被迫停靠岸边。在星子县水域,曾经烟波浩渺的湖面已经变成壮阔的草原,两艘大货轮搁浅在湖底上。在余干县康山水域,大片草洲提前露出水面,局部草洲因为干旱少雨而枯黄,甚至已经出现沙化。

余干县康山乡渔民李林峰告诉记者,他打鱼20多年,从未见过刚到9月底鄱阳湖就出现如此低的水位。余干县鄱阳湖渔政局副局长胡华生说,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导致渔民捕捞周期大大缩短,当地一千多艘渔船也将提前靠岸。

余干县林业局野保站站长雷小勇说,虽然今年湖区草洲提前露出水面,但因为寒潮到来较晚,到9月底只有极少量候鸟“先头部队”到达湖区。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博士乐兴华也对此表示担忧,他预计大面积草洲将在11月提前枯黄,候鸟“大部队”很可能因为粮荒而分散到湖区村民房前屋后、鱼塘农田觅食,“人鸟争食”的矛盾将加剧。

鄂东网 | 2016-10-12 | 所属专题: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最新信息

今日热点